top of page
%E7%9F%AD%E7%89%87B%20%E5%8F%A4%E8%B9%9F
​古蹟燒計畫

【讓我們以眾人的力量代替火焰,點亮古蹟。】

BURN DOWN CAKE PROJECT
#Product Design  #Graphic Design  #Food Design  #Event  #Immersive Theatre #Social Design
#Place Making
時間  2017-now
地點  All around Taiwan
主辦單位  Ground Zero
2017.10
2017.12
2018.03
2018.06
2018.06
2018.07
2018.09
2018.10
2018.10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6
2019.07
2019.08
台北白晝之夜
艋舺青山王祭
​新竹州圖書館文史推廣活動
《從小吃開始的城市對話》
臺灣古厝再生協會永安居音樂會
大溪藝文季
度小月 小月季攤車藝術節
雜學展
苗栗苑裡百年消費市場
泳池電影院 附中泳池拆除前紀念活動
苑裡駐點
城西迺街 相揪剝皮寮 古蹟燒x小客廳x布袋戲
舊物盛典第九回x原創盛典第三回
魚池戲劇節
《剝皮辣交》

「古蹟燒」是以傳統點心雞蛋糕為基礎,融入台灣傳統建築元素與社會改革精神創造的特色小吃。透過親民小吃深入街頭巷弄的滲透力,讓人們以生活化的方式認識身邊的古蹟,傳達緬懷古蹟曾經的美好,推廣古蹟的文化意義,也同時喚起社會對文化資產保存的危機意識 。

 

古蹟燒三個字也同時揭露著古蹟在台灣遭受的不正當對待,如莫名自燃、遭受蓄意破壞等荒繆情形。小吃攤車的存在,遊走過台灣歷史的大街小巷,是聚集人們的一種文化象徵,利用飲食連接起人際關係的橋樑與溫暖,是一種滿足基本需求且具生活感的溝通方式。古蹟燒攤車將在古蹟與歷史建築保留爭議發生的地點與遭破壞、焚毀的遺跡現場出沒與巡迴,活化在地古蹟的價值。與文史工作者一同,爭取社會各個階層的群眾參與和支持。

 

古蹟燒計畫,希望成為一種屬於台灣的新型小吃文化。探討臺灣社會「街頭小吃」、「古蹟保存」、「社會運動」三個現象,結合社群媒體的行銷與群眾支持,讓小吃「古蹟燒」以溫和卻深入民眾生活的方式進行社會改革運動。也許有一天,在台灣各地都能看見古蹟燒的特色攤車,鞏固文化資產保護在民眾心中的意識。期許台灣在未來能成為一個對古蹟與文化資產保存更友善的國家。

古蹟x小吃x社運_工作區域 1.png

【Let us light up the monuments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masses.】

“Burn Down Cake” is a snack design based on traditional Taiwanese street food, egg cake, which is a memory across generations in Taiwan.

Burn Down Cake Project redesigned traditional food cart and package, trying to tell stories about Taiwanese historic buildings, which were been destroyed or burnt down illegally.

We believe the power of design and social media could promote the value and beauty of historic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people.

We try to figure out the Taiwanese phenomena of “Street Food”, “Maintaining of Historic Sites” and “Social Movement” by Burn Down Cake Project, a new kind of street food and reform movement.

line1.png
在臺灣,找不到兇手的無名火,平均每個月就帶走一幢歷史建築
什麼原因讓老屋身處險境?
老屋-01.png

​現有文資保存法

規範不周全,甚至法條存在缺陷,對於私有財產轉為文化資產缺乏有效保障、鼓勵和約束效果。

​以往的文資保存運動

老屋3-01.png

透過激烈手段,使媒體輿論關注,達到對拆除方或政府施壓的目的。
一般民眾鮮少願接近與深入了解,甚至造成民眾排斥,效果有限。

投入與改變
a.古蹟燒攤車一座行動古蹟博物館
攤車設計元素融合在地建築風格,考究重現老屋真實材料、工法,創造一個會移動的古蹟博物館。以嶄新的古蹟造型攤車吸引民眾產生興趣與好奇心。
b.古蹟燒模具在地文化、建築造型模具
調查與蒐集重要或已消失的建築與傳統文化元素,創造地區限定版古蹟燒模具。藉由地域性的特徵建立民眾對於古蹟燒的認同感,同時增加外來遊客對於在地古蹟燒的驚喜感受,並藉此認識當地文史特色,提升旅遊品質。
c.文史導覽員古蹟燒認識城市
招募在地青年與文史工作者一同,達到文化傳承與教育目的。古蹟燒將不只是販售點心的攤車,更成為介紹在地文史資訊的重要平台,將古蹟拉近生活。
d.用故事換一份古蹟燒古蹟燒特有的觀眾參與活動
邀請民眾以文字書寫的方式,留下一段關於自己回憶、家鄉、老房子的故事。並且來到古蹟燒攤車前,與我們交換一份暖心的古蹟燒。在多次與群眾的互動中,我們交換到近千份珍貴的老故事,而這些故事將成為街頭環境劇的演出養分,回饋給更多人。
e.街頭環境劇演出打開城市角落的記憶盒子
古蹟燒結合了表演藝術工作者,於各式各樣街頭空間舉行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觀感刺激,並藉此闡述「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中民眾與我們分享的一個故事、一段歷史。
f.古蹟火苗漫畫連載
由古蹟燒計畫所延伸的漫畫創作。企圖從被破壞、燒毀的古蹟中,創造不存在的見證者。藉由貓悄聲無息的穿梭於城市、巷弄間,假想它們所經歷的那些無法被目睹與揭露的故事。也彌補現實生活,面對古蹟的消逝始終處在缺席與來不及的被動角色。
g.概念商品&易讀文資刊物讓文史融入生活
藉由在地舉辦工作坊的調查與討論,共創開發出區域代表性的文資議題商品。於古蹟燒攤車與網路銷售。並透過設計易讀且內容扎實的刊物,讓文化資產保護議題能藉由古蹟燒平台散播,達到推廣與記錄的目的。
h.講座工坊共創文史的可能性
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結合在地不同特色的歷史文化元素,藉由不同媒材及形式,共同開創屬於在地的工作坊。
利用不同視角去詮釋文史特色,透過共創的模式,讓民眾參與、認識,也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i.活動展覽認識文資不再困難
​透過古蹟燒過往特有經驗,將與民眾的互動模式融合進展場中,並配合在地文史特色,經過團隊的訪談及整裡,策動而成的展覽。藉由平易近人的方式,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接近並獲得文史資訊。
line1.png
​如何參與古蹟燒計畫
BtoB.png
如果你想企業合作...
BtoC.png
​如果你個人有興趣...
bottom of page